2010年教师资格考试辅导建构主义学习理论:
一、建构主义的知识观
建构主义者(特别是其中的激进者)一般强调,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,它只是一种解释、一种假设,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,相反,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,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;而且,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。另外,建构主义认为,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。
二、建构主义的学生观
三、认知建构主义与教学
认知灵活性理论极其随机通达教学
一方面要提供建构理解所需的基础,同时又要留给学生广阔的建构的空间。
随机通达教学: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时间多次进行,每次的情景都是经过改组的,而且目的不同,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。
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及知识结构的网络概念
自上而下的展开教学进程:呈现整体性的教学任务---学生发现完成整体任务所需的子任务---完成各级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
知识结构的网络概念:知识是围绕着关键概念的网络结构所组成,它包括事实、概念、概括化以及有关的价值、意向、过程知识、条件知识等。学习可以从网络的任何部分开始或进入。即教师既可以从要求学生解决一个具体问题开始教学,也可以从给一个规则入手。
支 架 式 教 学
教师引导着教学的进行,使学生掌握、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,从而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即是通过支架(教师的帮助)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。包括:预热---探索---独立探索(教师观)
情境性学习
当今的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的情境性,强调把所学的知识与一定的真实性任务情境挂起钩来,提倡在教学中使用真实性任务,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合作来解决情境性问题,以此建构起能灵活迁移应用的知识经验。
情境性学习理论认为,在非概念水平上,活动和感知比概括化具有更为重要的、认识论意义上的优越性,所以,人们应当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活动和感知上。
学习中的社会性相互作用
建构主义认为,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,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,而学习者可以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,相互争辩和讨论,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务,共同解决问题,从而形成更丰富、更灵活的理解。
合作学习(cooperative learning)是当前很受研究者重视的学习形式,它强调集体性任务,强调教师放权给学生小组,与传统教学中的一些学生小组活动并不相同。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、相互沟通、相互合作,共同负责,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。
四、对认知建构主义的简评
积极方面: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性、建构性;对学习作了低级与高级学习的区分;提出了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等,这些都是很有创建性的教学思想。
不足之处:由于受形而上学哲学方法的影响,他们的一些观点也走向了极端。如重视主动性,强调学习主动建构意义的同时,又过于强调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人的建构,没有对事物的唯一正确的理解,过于强调了真理的相对性。
五、学习与思考
1、桑代克和斯金纳是怎样解释学习现象的?他们的理论有何异同?
2、分析强化原理在实践中的运用。
3、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如何看待学习、学生、教学和教师的?
4、将你认为最能解释你成功学习(教学)经验或活动的学习理论,并把它写在大白纸上。与选择和你相同理论的人一起讨论如下问题:
A、用这种学习理论解释你成功的学习活动,并分析它的优点和长处及适宜的学习情景。
B、用这种学习理论解释你失败的学习活动,并分析它的不足和局限性及不适宜的学习情景。
C、对教学的启示
5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、学生观对实际教学有何指导作用?